学前听障儿童在融合的环境中获得与普通儿童互动交往的机会,能够使听障儿童在语言、社交、个性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。站在健听儿童的角度,融合教育可以促进他们理解平等、尊重、接收、接纳的思想,在与特殊儿童共同学习共处的环节中塑造了他们善良、友好、同理旁人,助人为乐等许多出色的品质和个人素养,也为成年后对多样化世界的理解接纳奠定了较好的心理基础。对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而言,学前融合教育是一种彼此“双赢”教育模式。
本学期初,我校启喑部与芝罘区实验幼儿园合作开展丰富的学前融合教育活动。在老师的带领下,听障小朋友走进实验幼儿园,与健听孩子一起游戏、一起活动。
初遇美好
3月6日上午,我校启喑部同芝罘区实验幼儿园首次开展了 “与爱同行,共促融合”教育实践活动。
大四班的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醇香的牛奶和美味的点心,并邀请小朋友们一起聆听今日新闻和天气播报。由于环境的陌生,孩子们有点无所适从,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早间活动。
随后,在老师的引导和小伙伴的热情帮助下,孩子们逐渐融入到活动中,用彩笔和橡皮泥在画纸上创作出心中最美丽的妈妈。
爱和陪伴,唤醒了孩子们心中的美好,他们露出一张张笑脸,创作出一幅幅作品。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,在交流中成长,在爱的环境中获得自信。
相伴成长
美好的时光缓缓流过,成长的足迹深深留下。3月8日,学前班小朋友们如约来到芝罘区实验幼儿园。在老师和小朋友们的陪伴下,友谊的种子渐渐发芽。
集体课的课堂上,孩子们的视线紧跟老师,了解着青花瓷的知识。
腼腆的吕阳得到了老师和小伙伴更多的关爱和帮助,青花瓷的花瓶跃然纸上。
友情是一粒幸福的种子,我们把它撒在孩子心中,慢慢生根发芽,孩子们通过画笔,让友情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。
奇妙的现象、未知的问题、精彩的画面,孩子们一同遨游在科学的海洋中,一起探寻未知的奥秘。
多彩的室外活动,大手拉小手,孩子们沐浴着阳光,不仅收获开心,还收获健康,让孩子们不负每一份美好。
沐光而行
每一节课,都是一段旅程,每一次活动,都是一段美好的时光。3月15日,在开放、多元的环境中,孩子们彼此更加了解、包容、有爱。
“我们一起画吧”——课堂中的孩子愉悦、友爱、团结、思考。
刘梦锦小朋友运动能力较弱,在户外游戏中,健听小朋友自然地伸手帮助。同伴互动、交往,融合悄然发生。
不负成长
踏着春的脚步,迎着春的芬芳,播撒希望的种子,放飞梦想的花。3月22日的活动中,孩子们用画笔和彩纸勾勒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春天。
当色彩邂逅孩子们的巧手,一切都变得如此独特有趣,每一幅画都见证着孩子的成长。
同在蓝天下,共享阳光美。孩子的每一次成长源于循序引导、静待花开的结果;过程虽然漫长,不过每一次引导都在积淀着孩子成长的能量。
听听老师怎么说
李春老师: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,每个孩子的成长也都是不可复制粘贴的历程 ,孩子们在学校里成长的美好瞬间,被老师们用照片记录下来,期盼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、自信勇敢、茁壮成长。
黄辉老师:融合活动促使特殊孩子们更加自信阳光,自立自强。孩子们之间相互交流,在活动中体验和感知,用画笔、彩泥和彩纸勾勒出这个春天的美丽,同时提升了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。随着融合次数的增加,师生互动的质量也显著提高。
芝罘实验幼儿园园长:融合教育活动,不仅增加了听障儿童融入普通幼儿园学习生活的经验,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同龄人的关心与爱护。同时,在幼儿园孩子的心里,这颗接纳和关爱的种子也在逐渐发芽,为未来更加融合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微光。
《烟台市“十四五”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指出“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,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。”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与芝罘区实验幼儿园共研融合、共话成长,双方携手共创“融合有爱”的美好明天。
撰稿:黄辉
摄影:黄辉 李春
审核:启喑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