翟少梅,1986年毕业于山东文登师范学校,本科学历,从教至今已有38年。在这38年中,翟老师一直扎根在教育第一线,在教学实践中,她始终躬耕课堂、潜心研究,以高尚的情操、扎实的学识、满腔的热忱,为视障儿童的成长撑起一方晴空。
用爱耕耘,呵护成长
翟老师1991年由普校进入烟台特校,看到这些身有残疾的孩子,翟老师深深地感受到:与普通孩子相比,视障儿童更需要用加倍的爱心和耐心来呵护。
瘦瘦小小的一年级低视生小静第一次远离家人,开始寄宿生活,显得那么无助,老师和同学跟她说话,她总是惊慌地低下头。当翟老师看到这一幕时,翟老师暗下决心要帮她找到学校的“温暖”。每当周末时,翟老师总是把她领回了家,给她做各种美食,与她一起做游戏,分享彼此的心事;平日里,翟老师耐心地为她创造各种与同学交流的机会,鼓励她主动发言分享收获。渐渐地,她的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,变得越来越开朗,看着她每天写满端正的汉字的田字格,翟老师的内心溢满了幸福……
不知不觉中“爱心”、“耐心”、“责任心”已陪翟老师走过了38个春秋,虽然其中难免会有彷徨、无助,当翟老师看到视障孩子把善良正直深埋心底、学会做人,把踏实、认真时刻铭记,学会做学问,把知识、方法用于行动,学会做事;当学生听见翟老师的脚步、争先恐后地大声喊“翟老师好”时,翟老师更加坚定了“爱”的脚步。
潜心研究,深耕课堂
要想给学生一杯水,教师就不能只是一桶水,而应该是川流不息的河、容纳百川的海。扎根特教以来,为了能够有效补偿盲孩子的视觉缺陷,翟老师深耕课堂,锐意创新,借助微视频帮助学龄前的视障儿童学习盲文,为其入学打下坚实的基础,录制的微视频《写字板》获国家级比赛二等奖,;为了感受自制教具能否帮助孩子们认知事物,翟老师经常闭上眼睛一遍又一遍地体验盲孩子的认知特点,琢磨修改教具,自制的教具《蜘蛛网》在全国教具学具展示活动中荣获三等奖。
潜心教学,创新实践,让翟老师树立了现代教育观、教师观和学生观,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执教的课例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均获奖,参与的课题《盲校综合补偿课的研究与开发》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主持的课题《关于盲童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》获得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参与编写的《盲校学生情景补偿教材》获山东省首届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,与邹红霞校长合著《视障儿童学前教育策略》也成功出版,还被评为了烟台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。
敬业奉献,甘当人梯
做好每一件小事,呵护好每一个孩子,不管他有多么独特,这是翟老师的誓言、也是翟老师的坚守。38年来,翟老师犹记得初入特校,她的师父王爱彬老师对她的教导。王老师让她认识到特教是一片特殊的土地,需要翟老师们俯下身子,以甘为孺子牛的精神,扎扎实实地去教好每一个盲文点位,认认真真地观察每一个视障孩子的特点,找到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。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,翟老师学会了如何应对视障课堂的突发状况,学会了如何根据视障学生的特点设置有效的课堂内容,逐渐成长起来。现在传承的接力棒已交付到翟老师手中,翟老师深入徒弟的课堂,手把手教授方式方法,努力做好“传”、“帮”、“带”,让有效经验在视障课堂更好地落地、生花。
“38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。”38年的坚守,让翟老师收获了学生的成长,收获了家长、同事、领导的认可。往后的岁月里,翟老师将一如既往,与视障学生共赴他们的星辰大海!